第三屆澳門職業英語比賽 – 比賽結果

「第三屆澳門職業英語比賽」得獎組別已於2022年3月23日在生產力中心總辦事處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公佈。各參賽隊伍按照今次比賽主題「會議展覽業職業英語」構思不同的故事題材,並透過具創意的表達方式拍攝成短片,有望提升業界及大眾對英語的興趣及關注。

經過評審團嚴謹、專業的評選後,得出學生組及公開組兩個組別的比賽結果。恭喜得獎隊伍!

同時,非常感謝贊助單位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資助單位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學生組),支持單位澳門勞工事務局(公開組)、澳門展貿協會、澳門會展產業聯合商會、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廣告商會對比賽的支持。  

閱讀全文

時尚速遞直播I

2022年澳門時尚廊推出“時尚速遞直播”,讓文創產品不只停留實體層面,以產品照、影片及文字更全面的形式走向線上,生動呈現在觀眾面前。

直播日期:26/3/2022(六)

直播時間:15:00-15:30

直播地點:澳門時尚廊

直播平台:澳門時尚廊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acaoFashionGallery)

直播內容:介紹2022年春夏季流行時尚元素、設計師推介單品及穿搭技巧等

澳門時尚廊

開放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8時(逢週一休館,公眾假期如常開放)  

閱讀全文

時尚趨勢平台助搶佔市場先機

掌握流行元素  洞悉未來趨勢
時尚趨勢平台助搶佔市場先機

        現今各大時裝品牌、時尚評論遊走在數位時尚最前端,時刻在社交媒體上發佈最新動向。時尚設計師不僅要時刻立足變革前沿,更要洞悉未來趨勢,方可搶佔市場先機。為了讓設計師掌握流行元素,保持競爭優勢,靈活應對日新月異的消費市場,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提供免費使用Worth Global Style Network(簡稱WGSN)時尚趨勢網上平台服務。透過該平台,使用者可以輕鬆看到市場上最新的趨勢及專業分析,了解全球的時尚焦點,抓住行業風口,挖掘新的商機。  

閱讀全文

時尚廊徵集未來時尚原創服裝作品 (2022.3.17 新聞稿)

文化局與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合作的澳門時尚廊以“未來時尚”為題,舉辦大灣區時尚服裝展,澳門區作品徵集由即日起至4月13日,歡迎有意者報名參加。

服裝展匯集粵港澳設計師的創意,展示結合時尚與創新科技的原創服裝,為大灣區新銳時裝設計師開拓平台及發展機遇。澳門區作品徵集的申請人須年滿18歲並持有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提交的作品須符合“未來時尚”主題,以同一系列設計,選材可為時尚與創新科技面料、異材質或技術結合等創作元素,服裝為春夏、秋冬系列,男、女裝皆可。澳門區作品徵集的獲選服裝作品將與內地的設計師系列作品,共同在澳門時尚廊舉行展出。  

閱讀全文

“澳門時尚廊”2022年展覽招募活動(系列II)

文化局與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合作的澳門時尚廊以“未來時尚”為題,舉辦大灣區時尚服裝展,澳門區作品徵集由即日起至4月13日,歡迎有意者報名參加。

服裝展匯集粵港澳設計師的創意,展示結合時尚與創新科技的原創服裝,為大灣區新銳時裝設計師開拓平台及發展機遇。澳門區作品徵集的申請人須年滿18歲並持有澳門永久居民身份證,提交的作品須符合“未來時尚”主題,以同一系列設計,選材可為時尚與創新科技面料、異材質或技術結合等創作元素,服裝為春夏、秋冬系列,男、女裝皆可。澳門區作品徵集的獲選服裝作品將與內地的設計師系列作品,共同在澳門時尚廊舉行展出。  

閱讀全文

時裝設計學士學位課程招生

培育本地高質素服裝設計人才

時裝設計學士學位課程招生

時裝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推動產業適度多元的施政方針,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動本澳時裝行業的發展,透過開辦多元化的時裝設計課程,為對時裝設計製作有興趣、有潛質的人士開拓通往成功之路,為業界儲備人才。

2013年,中心與聖若瑟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培養高質素時裝設計人才;2016年起,更與該校攜手合辦本澳唯一四年制時裝設計學士學位課程,共同培育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服裝設計專才。透過四年的學術及技術實踐培訓,學生獲得專業的服裝設計和工藝技能,更可以於大四參加畢業時裝表演。參加的畢業生要結合所學的知識,按指定主題親自設計及製作一系列原創服裝,並在時裝表演上向外界展示。  

閱讀全文

ISO國際認證助力中小企提升生產力 (2022.03.08 新聞稿)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一向致力推動「國際管理系統標準認證資助計劃」,並透過相關的支援服務,協助中小企提升生產力及競爭力。儘管本澳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但去年申請相關的資助計劃較前年上升近兩成,顯示本澳中小企逆境求進,保持韌力,為後疫情的經濟反彈謀求準備。

生產力中心於2021年共收到74宗「國際管理系統標準認證資助計劃」的申請,同比增長17.5%,主要來自保安、物業、清潔等設施管理、工程建築,以及食品加工等行業,反映出中小企在疫情下仍力求上進,尋求突破。  

閱讀全文